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微信大变革 腾讯的机会来了?-亿软阁软件圈

在前不久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虽未到现场,不过他录了一段13分钟的视频,做了一场关于信息互联的演讲。内容不多复述,想必对微信生态、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等话题感兴趣的读者,都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个视频。不过,更让我在意的,不是张小龙在视频中所呈现的对信息互联的深度思考,而是微信的改变。

简单地说,张小龙透露了微信即将发生的几大改变,即放开好友5000人的限制(已开放)、微信公众号不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等等。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15号微信公众号上线了付费阅读功能的灰度测试,虽然只有一块钱,不过一些率先获得测试资格的公众号(大部分为头部公众号),单靠用户付费,已经能取得不少的收入了。


微信大变革 腾讯的机会来了?

如果说QQ是缔造腾讯社交帝国的基石的话,那么微信就是搭建社交帝国的一砖一瓦,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性让张小龙在产品设计上趋于保守。进入2020年,微信则一改产品设计上的保守,开始变得有些“激进”,那么,我们要如何理解微信的这些改变,微信的这些改变又将剑指何方?

1 拯救公众号

微信的社交功能,除了收发信息的即时通信功能以外,更为重要的则是朋友圈与公众号。他们分别承载了微信的熟人社交与社交媒体的功能。

2012年推出的微信公众号,凭借微信庞大的用户数量,公众号急速膨胀,产生了一个千万级别的巨大群体,公众号自媒体创业一时成为潮流。然而,时间一长,公众号内容良莠不齐,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也开始暴露,导致用户出现了审美疲劳。

头条系的崛起也抢夺了公众号的用户时长。回过头看,公众号见顶的时间点正好和今日头条的崛起出现了重合。无论是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信息流,还是抖音短视频,似乎都更符合人性、更能满足用户浏览习惯的内容分发方式。

所以从2017年开始,公众号的衰弱已经是大部分自媒体人“肉眼可见”的了,公众号当年整体平均阅读量下降了24%,公众号红利也已然见顶。

面对日益流失的用户,如何把用户留在公众号,是摆在张小龙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的不是信息不足的问题,而是信息太多的问题。信息筛选的时间成本,又让大部分人更倾向于被动获取信息,而不是主动获取。所以,公众号用户流失的问题,不是出在需求端,而是在供给端。

2018年初,哔哩哔哩推出了创作激励计划,UP将可以通过原创内容,按照播放量、用户打赏等方式获得收入,极大的促进了UP的创作动力,大量原创优质的内容保证了B站的社区活力。那么公众号呢,创作变现的方式无非是广告分成,以及用户打赏,广告分成以流量计费,促使创作者想方设法提高点击量,无助于优质内容的产生。而用户打赏当然会激励优质内容,但它毕竟不是强制的,“白嫖”者众多,创作者往往收不到与其劳动对等的收入。

那么,有什么方法,既可以激发优质内容的生产,又不纯粹以流量为导向,还能为原创者带来可观的收入呢,于是乎,公众号的付费功能呼之欲出。

2 私域流量——微信的“大杀器”

不知从何时起,“私域流量”这个概念开始火热起来。仿佛只要在互联网上建立连接,连接的另一端就是“私域流量”。直觉告诉我,这个词被滥用了。

国金证券的互联网传媒首席裴培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分析师,他在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的公众号上发过一篇《企业微信:到底是私域流量的杀手锏,还是纸老虎?》,其中提到一个观点,我深表认同,即微信流量是符合“私域流量”这个概念的少量应用之一且是最重要的应用。

“私域流量”之所以重要,在于其连接的私密性、稳定性与高效性。简单地说,你能想到的最为稳定且隐私的关系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微信建立的,而这些关系又保证了传播的高效与广泛。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年拼多多的崛起,就是拜微信所赐,“诱导式分享”为拼多多在早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

不过后来,为了维护微信生态的健康,微信打击“诱导式分享”的力度越来越大,连自己的“小弟”拼多多、京东等也不放过。你以为微信坐拥这些庞大的私域流量,不想变现吗,张小龙的考虑比这些更远。为了短期变现而把微信搞得乌烟瘴气,是张小龙一直以来极力避免的。

把微信好友上限放开,意味着张小龙的“克制”也开始松动了。把好友限定放开,对于微信而言非常简单,但微信的每一个,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改动,都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就像张小龙说的“我们扩大5000好友这个限定非常容易,但是对于它带来的影响,说实话诚惶诚恐,我们会反复思考。”

放开微信好友上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扩充了这100万人乃至未来更多的人的私域流量。以往,一个大V、一个微商、一个内容原创者,只能加到5000个好友,要再发展好友,就只能开新号,然后又需要买新手机或者开微信分身。并且分发信息与沟通的时候,又得反复切换,工作量翻了几倍。所以说,扩充好友上限对这些靠私域流量变现的人而言,绝对是大利好,一个微信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用两个呢?

并且,在产品设计的时候,为了区分强社交与弱社交,微信加入了“仅聊天”的选项。微信既想保持熟人社交的纯净度,又为大V、微商、创作者等流量运营的门又开的更大了。


微信大变革 腾讯的机会来了?

3 微信的新功能,阿里的噩梦?

互联网的江湖里有三块最肥沃的土壤,分别是搜索、电商和社交,也是最容易诞生巨头的地方。在美国,搜索、电商和社交的土壤上分别诞生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三家美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同样的剧情在中国上演,百度、阿里、腾讯经过了几年的厮杀,幸运的杀出重围,成就了后来中国互联网的“三国演义”。

BAT在卡住了自己的老巢后,自然蠢蠢欲动,要去掏对方的老巢。早先的三大巨头,都还没什么兄弟伙,不得不赤膊亲自上阵。

搜索起家的百度,开始做电商(有啊),做社交(贴吧);社交起家的腾讯,开始做搜索(搜搜),做电商(拍拍);电商起家的阿里,开始做搜索(屏蔽百度),做社交(旺旺)。

虽然彼时巨头们不停地秀肌肉,信心满满的都想把对方干掉,成就“帝国一统”。不过,后来的剧情我们也都看到了,百度的电商和社交、腾讯的搜索和电商、阿里的搜索和社交,无一例外皆“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巨头们逐渐明白,与其排重兵攻打对方的堡垒,不如先守住自己的基本盘,提供强劲的资金、流量资源,通过资本的纽带,连接外部创业公司,极大扩大公司生态边界,让可能的颠覆者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是自己变成他们的敌人。正所谓“守正,才能出奇”。

此后,中国互联网的三国争霸,进入第二阶段。

腾讯先后入股京东和拼多多,与阿里在电商领域打起了游击,又成为搜狗的最大股东,利用自身流量扶持起了位列百度之后的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阿里入股了新浪微博和陌陌,分别是中国最大的媒体社交平台和陌生人社交平台。

BAT从台前退到幕后,担任了指挥官的角色,给钱、给流量、给资源,扶持了一批批“小弟”不断的“骚扰”对手。事实证明,这样的战术有时能取得奇效。譬如腾讯扶持起来的京东和拼多多,就差点动摇了阿里电商的根基。

实际上,电商、搜索和社交三者之中,社交因其极高的迁移成本和使用惯性依赖,其堡垒应该是最为稳固的,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阿里尚有京东、拼多多,百度尚有搜狗等强大对手,而微信在社交领域则几无对手。

微信放开好友上限,最让谁焦虑?不是微博,不是头条,很有可能是阿里。网红带货在去年开始大火,我们既应该看到薇娅和李佳琦等头部直播赚得盆满钵满,还应该看到众多腰部乃至底部的主播贡献了大部分的GMV。直播带货大火靠的就是私域流量的经营。

前面说到,微信是国内最大的私域流量“蓄水池”,微信可以带货吗?当然能。君不见,在微信开始打压朋友圈微商、病毒式转发等之前,代购、拼多多、微商在微信上可是大行其道的。所以,微信不主动带货,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它未必能孕育下一个李佳琦,但孕育一众腰部带货商家却是绰绰有余。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就是一个商家,一个微信号,加上几万的“好友”,就能达到淘宝直播几十万粉丝的带货效果。

微信凭借新功能,加上培养的小弟京东与拼多多,已经兵临城下了,这会不会是离腾讯动摇阿里电商帝国最近的一次,不好说,但却足够有想象空间。

4

拆解腾讯的营收可以发现,微信绝对是腾讯除了游戏之外最重要的产品。腾讯的游戏业务自是不必当心,那么微信呢?当张小龙不再“克制”,是不是意味着腾讯可以突破新高了?

本文源自格隆

<

打赏
这些信息可能会帮助到你: 加盟代理 | 软件问题答疑 | 网站装修推广 | 下单商城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微信大变革 腾讯的机会来了?-亿软阁软件圈》
文章链接:https://dk.tkcdk.cn/14942.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和软件均来自于互联网渠道,只整合营销类软件-简单趣味娱乐软件其他危害社会软件客户绕行-免开尊口共同打造健康营销-绿色的微商环境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合理使用,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
投诉侵权邮箱:520lab@2018lab.club 或联系QQ:321679717
分享到: 更多 (0)

亿软阁微营销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